close
魔女之子第一版封面


魔女之子第二版封面(加上書腰)


----------


 


 


魔女之子


作者:莎賓娜.提斯勒(Sabine Thiesler


譯者:張志成


出版:小異


 


很幸運獲選參加了這次「魔女之子」的試讀活動。剛拿到書的時候,著實被它的份量嚇了一跳,足足400頁,已經很多年沒有讀過這麼有份量的純文字書籍(教科書不算的話),再加上是翻譯小說,很擔心自己到底有沒有辦法在期限內,把這厚厚的一本書看完。因為實在很怕讀那種翻得洋腔洋調,卻很難理解的翻譯方式。


 


在考試之前隨手翻了幾頁,發現之前所有的擔心都是多餘的。作者莎賓娜.提斯勒(Sabine Thiesler)真是一位擅長於說故事的高手,她最獨到的地方莫過於跳躍式的陳述,將發生於不同時間點的劇情,經過她精心的設計之下,很有條理地一點一點的呈現在讀者的面前,故事雖然在好幾個不同的時間點流轉著,卻一點也不會造成閱讀和理解上的困難,反而是鋪陳了許許多多的伏筆,像一個又一個的鉤子,鉤住讀者的心,讓人有一口氣想把整本書看完的衝動!


 


而莎賓娜.提斯勒(Sabine Thiesler)也很擅長於場景的敘述,透過對每一個場景鉅細靡遺的敘述,無論是擺設、光線、色調,甚至是氣味,都詳細且完整地讓讀者能夠心領神會,每一個不同場景所要傳達的各種特殊的氣氛。


 


也要大力推薦翻譯者張志成的功力,整本書400頁,幾乎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句子是很難讀得懂的,這點即使在華文作者的書,也不見得能夠做得很好,更何況這是一本翻譯小說,更顯得彌足珍貴!真的很感謝張志成先生的翻譯,讓我們可以讀到這樣原汁原味,卻又不難理解的好書!


 


要為「魔女之子」寫篇800字的心得,一點都不困難。現在對我來說最困難的是,該如何讓大家知道這本書有多好看,卻又不能透露過多的劇情……。尤其是知道了故事的真相……


 


總之,請相信我:魔女之子真的很好看!很值得看!


 
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
 


故事是從馬歇羅發現莎拉的屍體開始的。


馬歇羅緩移幾步進到房裡,這下才看到地上一池血水當中還有東西。是卡羅的眼睛。卡羅是隻白色的絲毛梗,牠雙眼剝離眼穴,無神地望向天花板。看牠那個樣子,彷彿生前最後一刻仍無法相信自己當下的遭遇。


不直接敘述慘死的莎拉,而是從莎拉的狗:卡羅,被人挖出了雙眼切入,卡羅是莎拉的愛犬,毫無防備的狀態下遭到毒手,最有警覺心的狗都難逃魔掌了,更別說主人的下場會是如何。一攤血水中的兩顆眼珠子……眼珠子是如此脆弱的東西,泡在紅褐色的血水中,光想像就覺得噁心。


 


接著馬歇羅也看到了莎拉。


莎拉那一頭金色長髮批散在枕頭上,看起來油膩膩,整個人顯得好陌生,好邋遢。她很快就會發出味道,馬歇羅心想,喔,天啊,馬上就會有蒼蠅飛過來,爬進她眼睛、鼻孔裡產卵。


金色長髮沾滿了莎拉自己的鮮血,所以顯得油膩膩。整個人的血液都從體內流到了地板上,本來充滿活力與生命力的軀體,這時候應該顯得乾癟而枯槁,當然是陌生且邋遢的。很快就會有味道……喔,真是夠了,滿屋子的血腥味已經夠噁心了,如果再加上屍體腐敗的氣味,應該沒有多少人忍受得了。


 


慘死的莎拉是個怎樣的女人?


莎拉站起來,大步直驅臥室,不到五秒,已把鞋子、牛仔褲、內褲脫個精光,一絲不掛鑽進被窩。羅馬諾站在門口,猶豫不決,忐忑不安。


這是羅馬諾(莎拉的丈夫)和莎拉第一次見面。莎拉因為遭受男友的暴力對待,所以慌亂中找上了公寓中的鄰居羅馬諾,素味平生的兩人,莎拉的舉動讓羅馬諾不知所措。但是莎拉是個隨便的女人嗎?我覺得並不是這樣解讀的。羅馬諾能夠給她「家的感覺」,所以在羅馬諾的面前,莎拉能夠放下所有的武裝,讓自己享受這前所未有的「家的感覺」,即使這只是兩人第一次見面。但是可以肯定的是,莎拉是個自信卻又極端自私的女人,至少我是這麼解讀的。


 


雖然羅馬諾可以給予莎拉「家的感覺」,但是在一場宴會上,莎拉開始行動了。


讓大家屏息的,主要是她的衣服。莎拉穿著一見白色緊身褲,上身穿著一見超級貼身的淺藍色上衣,她每一舉動都會使上衣微起縐褶,發出閃閃銀光。但奪走男人理智的,並非那件上衣,也不是她那一頭金色卷髮,而是那條略顯透明的褲子,這條褲子底下無疑空空如也。她大方展現裸體,引人遐思,安布拉河谷的居民也或多或少著迷地觀看。


在宴會完畢之後,莎拉確實捕獲了她的獵物,而當獵物事後還沉迷於那令人難忘、銷魂的一夜,莎拉卻果決地告訴她的獵物:就這麼一次,以後不會再發生了。獵人總是處於主動的地位,獵物只能受支配。莎拉還是惦記著羅馬諾的好,羅馬諾這個好人讓莎拉有所歸宿,但是莎拉也很忠實地面對自己最原始的慾望,並絲毫不畏懼於面對、追求並實現這些慾望。


 


莎拉從這次宴會的成功經驗之後,便不斷展開行動,甚至包括了這樣的對象:


法蘭伽斯可有個超級大鼻子,而且又長又尖,耳朵活像接在頭部的杯墊,整體看來有如一個搞笑人物,或像老鼠或蝙蝠,他懂事之後便不斷因此受人訕笑。


本來莎拉的獵物都是人們眼中公認的美男子,她將一切視為一場遊戲,她知道自己能夠發揮一切優勢,完成她在每一場遊戲中的任務。但是直到莎拉挑上這個在路旁等車,長相毫不起眼甚至有點滑稽的小夥子,我覺得莎拉開始上癮了,對這樣的遊戲上癮,無法自拔。儘管隔天她就要嫁給羅馬諾,這若不是成癮還會是什麼?還是這就是人性中最深沈的慾望,只是沒有人敢正視它?莎拉是個勇敢的女人,讓慾望毫無保留地出現在自己的生命中,這樣是好事還是壞事?


 
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
 


艾爾莎是莎拉的女兒,但是從小就沒能感受到父母的愛,因為:


莎拉推測女兒聽力有問題,所以帶她去看耳科醫生,但她的聽覺器官一切正常。看過得醫生們都說那是過動,他們不願說這個年記得小孩有暴力傾向。


艾爾莎小時候總是哭鬧不停,震耳欲聾的哭聲總是讓身旁的人幾近崩潰,不管是艾爾莎的生父、祖父、祖母,甚至是莎拉,都沒有人能夠忍受成天哭鬧不休的艾爾莎。唯有羅馬諾可以有耐心的對待艾爾莎,並將她視為自己的親生女兒。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過動兒艾爾莎,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天才。但是她被封閉起來,被自己封閉,也被周遭的人們封閉。


 


直到艾爾莎在一場音樂會上,遇見了她生命中第一個深深吸引她的男人。


「音樂會場上,妳就站在我後面,然後你在我後面緊緊跟了半小時,就連人潮洶湧時,妳也一直跟在我附近……應該有原因吧?」


「你很好聞,」她小聲說,整張臉變得緋紅。


「很好聞」這個答案實在太完美了,好聞的味道該是多令人嚮往啊!不善與人交際的艾爾莎也開始受到最原始慾望的牽引,慾望成了行動的驅力,即使身為天才的她很快就察覺這一切有多荒謬,但是她還是接受了慾望給自己最赤裸而直接的指引。


 


艾爾莎閉上眼睛,已準備好讓該發生的全都發生。她把腦海中的恐懼驅趕出去,任由這個年輕陌生男子擺布,他緩緩褪去她的衣裳,彷彿手上拿著耶誕節獲得的娃娃,不希望第一天就把娃娃手臂折斷。


艾爾莎的人生有了新的開始,但是很快的艾爾莎也面臨到失戀的威脅。


 


第一時間,絲毫沒有痛楚,也許是因為她已預料到了,也或許她驚魂未定。木匠割破手的時候,前幾分鐘也感覺不到痛。


失去聯絡的幾個禮拜之中,艾爾莎猜到了事情可能的發展,但是為了讓事情還能有希望,還是不願意放棄,直到對方親口告訴她,這一切都該結束了。很喜歡作者對於失戀者的心情描述,如此精準!明明知道感情應該已經逝去了,因為期盼著最後一線生機,所以要自己卑微、要自己渺小,但是當事情的發展,就像在腦袋中預演了上千遍的最壞的打算時,卻發現自己永遠不可能做好準備。而且一開始,是毫無感覺的。所有的悲傷、憤怒、不滿,會在後來才一股腦地侵蝕腦細胞。


 


失去了戀人的艾爾莎,和前一陣子的我真像……


她突然很想吃番茄沙拉,假如現在不是一個人,一定很期待等一下的沙拉。但她孤單一人,從來沒如此孤單過。


生活的點滴都充滿了回憶,每一個角落都可以殘酷地提醒自己:對方不在了。「孤單一人,從來沒如此孤單過」。


 
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
艾弟是莎拉和羅馬諾的兒子。


「幹得很好。」他對十七歲的兒子艾弟說。胖胖的艾弟坐在地上,雙腿叉開,正在疊果醬小碟子。


簡單的一些線索,就讓人可以察覺艾弟不是個一般的孩子,十七歲、疊果醬小碟子、「幹得很好」,都是作者留下的伏筆,至於為什麼艾弟會與眾不同,但是作者又不會一口氣把答案說出來,也為本來應該幸福美滿的家庭,為何後來變得殘破不堪,埋下了無數的不定時炸彈。


 


過動天才艾爾莎和智力受損的艾弟,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姊弟,但是他們之間卻產生了最堅固的關係。


艾爾莎成為艾弟的生活意義。她上學時,他就在家門前緊張地跑來跑去、坐在他的祕密基地裡、晃動著腳丫子、用水桶提水二十次、說著「通通沒問題」,看她一回來,便高興得像林中的猴子大聲尖叫。


 
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
我真的很擔心自己一不小心就把故事都說完了,有些段落的敘述方式真的很喜歡,但是礙於江湖道義,真的沒辦法在這和大家討論,好可惜!看完這本書有種很想把書借給身旁所有人的衝動,然後和他們一起好好討論故事情節。


與其說「魔女之子」是本犯罪小說,不如說這是本討論人性的小說,人性的所有要素都存在每一個人的體內,只是我們有沒有讓這些要素出現罷了。


至於人性究竟是醜惡還是良善……


看完這本書,我想真實地面對自己內心的聲音,才是最重要的!


所有故事的起源...都是因為「愛」...


 


「魔女之子」真的是本值得一看的好書!




小異出版官方部落格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便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